记者手记丨伦敦用中国餐具盛放中国美食
作者:365bet体育日期:2025/10/25 浏览:
新华社伦敦10月24日编者按丨当伦敦上演具有中国艺术的中国美食时,新华社记者高文成在伦敦市中心特拉法加广场旁的一家中餐馆里。上菜前,房间里的英国客人都忍不住拿起手机,对着桌上的景德镇瓷器拍照。瓷器表面流淌着华丽的图案,粉绿色的釉色淡雅。日前在伦敦举办的“美食+美器”中国文化体验活动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惊喜。客人们的餐盘里盛满了清代诗人袁枚在《随园菜谱》中描述的浪漫东方哲学。 “碗是碗,盘是盘,大的东西大,小的东西小,一目了然。” “我很惊讶!没想到在伦敦能经历这样的事情,吃美味的中餐食物由厨师精心烹制,并使用景德镇陶瓷餐具盛放。在中国生活了10年的英国博主龚天浩,饭后难掩兴奋之情。桌上的“龙寿阁”瓷器是一段流动历史的一部分,它的名字来源于景德镇婺窑国家考古公园内的龙珠阁,这里是明清时期玉窑瓷器生产基地的核心 王朝。目前,龙珠阁已成为传承瓷都文化的新品牌。瓷器表面的宝相图案是中国传统图案的经典,花瓣如莲花重叠,与牡丹的雍容华贵融为一体。粉红、绿釉颜色源自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 “我准备的每一道菜都是为这件瓷器‘定做’的 ”主厨唐迟伟站在餐桌旁,指着一张图解释道。开胃菜。在平盘上,金枪鱼鞑靼的清爽粉色与瓷盘的粉色和绿色形成鲜明对比。 “你不仅要结合颜色,还要结合味道。”唐志伟在英国做中餐已有24年了。这次,当他用景德镇瓷器上菜时,他坦言这是一场“视觉与味觉的对话”。 “这个瓷盘上画的宝香花,还有我用的桂花等中国风味,都是文化的象征。‘美食+美器’是1+1的文化力量,超越了2。”英国汉学家霍季书正是表达了这一意图。它是由担任大英博物馆亚洲部主任的中国陶瓷专家艾拉 (Ella) 捕捉到的。 “厨师巧妙地将彩色瓷器结合起来,用天然材料染色,创造出这道美味佳肴,这是创意美食与创意瓷器的美妙融合。”他说。霍继树先生也发言讲述景德镇瓷器的“世界之旅”。 17世纪,就有专为葡萄牙市场定制的景德镇瓷碗。碗上装饰有葡萄牙武器的徽章,并刻有拉丁语座右铭。这种瓷器后来出现在荷兰绘画中,并装满银饵并出现在欧洲餐桌上。即使在中东,当地人也模仿这种图案制作陶器。该复制品目前存放在卡塔尔多哈的一家博物馆中。 “通过陶瓷的运输,这些地区紧密相连,创造了国际影响力,促进了交流和文化变革。”霍吉树表示,目前景德镇吸引了众多来自中国和世界各国的艺术家,他们共同创作了许多富有特色的作品。 “我认为景德镇将在创造力的爆发中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今年早些时候带着瓷器从中国返回英国的庞天浩说。这话他自己也说过。如今,我经常邀请英国朋友到我家用景德镇瓷杯泡茶,给我讲瓷器背后的故事。 “你会惊奇地发现:‘中国陶瓷这么早就影响了世界’、‘景德镇还能创造出如此美丽的东西’。”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李良在活动中表示,景德镇陶瓷的发展本身就是中华文化活力的生动注脚。如今,景德镇瓷器的新风格融入了当代审美,每件作品都继承传统,又融入创新。 “我希望更多的英国人爱上中国陶瓷,在文化交流中找到更多共鸣点。”活动结束时,一位英国嘉宾表示:“下次去中国,我会去景德镇。”这就是文化传播的力量。瓷杯和瓷盘将为您播下超越人类梦想和文化的种子海洋和大海将悄然绽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