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中国不感兴趣吗?”为何外国学者对上海
作者:bet356体育官方网站日期:2025/10/15 浏览:
“世界需要了解中国,因为这个国家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可以为世界做出贡献。”
10月13日下午,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的第二届世界汉学大会在张江国家区域仿人机器人创新中心(国家区域中心)、上海博物馆东楼开幕。
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十位中外嘉宾在这两个时空似乎不同步的场景中感受到了中国发展的双重语境。
“知识在流动时创造价值。”
在张江置地中心,几台人形机器人正在接受训练,以抓取展厅内的物体。
当瑞典人扬·奥伯格(Jan Oberg)看着机械臂如此精准地抓取物体时,他突然想起了1983年第一次站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时所看到的情景。“那时候,街上还贴着先进晶体管收音机的海报。”赫普他说:“今天,中国正在构建融合东西方智慧的新社会形态。”
第二届世界汉学大会中外嘉宾参观张江市“国家和区域仿人机器人创新中心”的机器人培训。图片由赖新林提供。
作为全国首个仿人机器人训练场,张江置地中心吸引了10余家企业入驻,拥有仿人机器人、仿人机器人100余台。
“技术只是一种工具,关键是人类如何与之联系,”吉恩·奥贝里(Jean Obery)好奇地用手机记录机器人的日常任务。
“四十年前,这样的工厂在中国是不会存在的。但引起我注意的不是技术进步本身,而是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巧妙地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文化框架中的能力。
DeLong,杜伦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助理教授在英国读大学,20年前去中国留学。他相信每次来中国都能感受到新的变化。
“中国开发的大规模语言模型正在国外产生重要影响,”德隆说。 “我的研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些开放资源。真正的进步需要双向沟通。就像古代丝绸之路一样,知识流动。价值随着价值的增加而增加。”他说。
“世界需要了解中国”
移至上海博物馆东楼,夏末至清中期的青铜器在聚光灯下熠熠生辉。
突尼斯迦太基大学教授本·克里法·法杜阿(Ben Krifa Fadoua)在单福伊的酒杯前久立不已,说道:“他们让一件拥有3000年历史的酒器与现代人产生共鸣,这种古今交融的能力令人惊叹。”他说,中国文化在突尼斯受到广泛关注。
中外嘉宾齐聚第二届世界汉学大会在上海博物馆东馆欣赏了青铜文物。图片由赖新林提供。
“中华文明体系源远流长,堪称人类三大文明体系之一。目前大多数文明在文化积累上比中国浅薄得多。”波士顿大学关利亚教授进一步表示:“从文明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中国的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总体上具有同源性。因此,我们期望这种特征在未来能够持续下去。”
新南威尔士大学人文语言学院名誉教授李木兰在江南工艺美术博物馆的古乐器表演前驻足。 “从汉代的青铜铸造到今天的江南丝绸工艺,中国给世界的启示就是鉴古不忘,不拘一格。”让古老的智慧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
14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世界汉学大会开幕式上发言时,与会者提到了搭建“认知桥梁”的想法。
坎里亚先生指出,东西方的思维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西方强调逻辑上的自洽,排斥矛盾,而中国却能够平和、平静地接受矛盾的存在。”这一特点使得中国不会像西方那样因为观念的矛盾而陷入困境。”
“世界需要了解中国,因为这个国家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可以为世界做出贡献。”俄罗斯科学院(莫斯科)东方研究所副所长刘宇伟感叹,“如果我们中断对话、拒绝沟通、暂停会议、媒体和文化交流,整个世界将变得越来越孤立和分裂。”
“对中国没有必要对中国抱有积极或消极的态度。但如果你对中国不感兴趣……”奥贝里在采访结束时半心半意地说。
相关文章